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,有利於實現科學導向與產業導向的有機結合,有效解決好科技與經濟‘兩張皮’的問題,拓展發展新空間,培育發展新動能。”今年全國兩會期間,全國人大代表、副董事長閆大鵬提交《關於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建議》,直指當前科技成果轉化效率低、人才結構與發展需求不匹配等痛點,提出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、深化體製機製改革等係統性方案。
閆大鵬以銳科激光為例,闡述產教融合的實踐成效。作為國內光纖激光器領域的領軍企業,銳科激光通過引進6名國外頂尖激光技術人才,構建“人才引領創新、創新驅動產業”的閉環。公司技術骨幹在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擔任教授,開設激光技術課程,為行業輸送大量高素質人才,形成“企業-高校”雙向人才流動機製。
在產學研合作方麵,銳科激光與華中科技大學聯合攻關高功率光纖激光器核心技術,將科研成果直接應用於企業生產線上,大幅提升了產品性能和市場競爭力。然而,產業創新仍麵臨多重挑戰。閆大鵬指出,國內激光市場競爭加劇、技術迭代速度加快、產業鏈協同難度加大等問題製約著行業升級。
對此,閆大鵬提出建議,對研發投入強度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企業給予階梯式稅收減免,設立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引導基金,支持龍頭企業聯合高校組建創新聯合體等方式,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。在深化體製機製改革方麵,推動高校建立成果轉化專職機構,將科技成果轉化納入科研人員考核體係,並建立區域性技術交易平台促進供需對接。
閆大鵬還建議,要突破關鍵核心技術,設立專項基金支持原創研究,對“卡脖子”技術實施“揭榜掛帥”機製,通過首台套補貼政策加速國產技術應用;優化政策保障,製定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規劃,擴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規模,設立科技創新風險補償基金引導資本投向早期項目。
值得注意的是,銳科激光的實踐為行業提供了可複製的經驗。公司通過“揭榜掛帥”模式,將高校科研成果直接導入生產線,縮短技術產業化周期。此外,其在武漢啟動的特種光源產研基地,聚焦航空航天、船舶製造等領域,推動激光器產品實現“全脈寬、全波段、全功率”布局,現已覆蓋光伏、鋰電、3D打印等數十個應用場景。
閆大鵬強調,破解“兩張皮”難題需政策與市場的雙輪驅動。他建議,政府應建立“企業出題、院所解題、政府助題”的聯合攻關機製,對突破重大技術瓶頸的項目給予“裏程碑式”資金支持,同時完善知識產權快速審查和維權機製,保障創新主體權益。
评论
谷歌留痕
回复你好你好好的话说
谷歌留痕
回复哈哈哈回家试试